5月15日下午,我校理工科学院(研究院)规范使用科研经费交流座谈会以两校区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副校长黄辉出席会议并讲话。黄辉强调科研人员要有合理使用科研经费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自觉,并对规范使用科研经费提出三点要求:一是高度重视,严守底线不踩红线。科研人员要不断增强遵规守纪的自觉性,杜绝各类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二是规范使用,强化经费管理和监督。要合理编制经费预算和使用,加强经费管理的流程审批;三是以学促研,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教育是基础和先导,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是动力保障。高校具有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近日揭晓的2022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统计数据显示,高校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占74.8%,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获奖的项目占比75.7%,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攻关、跨学科融合创新成为趋势。而一个个获奖项目成果表明,高校在破解“...
4月30日下午,我校社科类科研经费使用监管培训座谈会在厦门校区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201会议室与泉州校区洪祖杭大楼明德堂同步召开。学校纪委办公室、财务处、社科处负责人,各文科学院(研究院)负责人、科研秘书,以及社科类在研项目负责人等400余人参会。王丽霞副校长出席会议并作讲话。会上,社科处负责人介绍了科研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从横向课题、校级课题、校外纵向课题三方面讲解了科研项目管理及相关经费使用的注意事项;财务处负责人介绍了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政策和财经纪律,...
由我校法学院、《世界社会科学》编辑部联合主办的“中华法系历史溯源及当代价值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国家重大课题开题论证会,4月27日在我校泉州校区洪祖杭大楼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河南大学、吉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上饶师范学院等十余所高校的二十多名专家学者齐聚我校,与我校法学院十多位学者一起,共同探讨中华法系历史渊源及当代价值。...
近日,华侨大学医学院刘接卿教授团队在药学领域知名国际期刊《民族药理学杂志》(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SCI一区,TOP,IF=5.4)发表题为“Determination of arbutinin vitroandin vivoby LC-MS/MS: Pre-clinical evaluation of natural product arbutin for its early medicinal properties”的学术论文。熊果苷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葡萄糖苷,以其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特性而闻名,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制药行业。随着熊果苷研究的深入,...
“科教兴省华大行动”启动仪式4月23日,“科教兴省华大行动”启动大会在华侨大学泉州校区召开。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叶碧海、福建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黄荣光、泉州市政协副主席庄灿霞、华侨大学党委书记徐西鹏出席会议并讲话,校长吴剑平主持会议。徐西鹏从健全服务体制机制、探索校地深度合作、推进校企协同创新、涵养优质人才资源、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等方面总结梳理了华侨大学服务新福建建设取得的成果。他指出,服务科教兴省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4月24日,我校在厦门校区举办理工科学院(研究院)规范使用科研经费专题培训,通过专题培训讲座、现场分发科研经费政策汇编手册等方式开展警示教育。培训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我校科研经费规范使用,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更好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促进学校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科技处负责人,各理工科学院(研究院)分管科研工作负责人、科研秘书、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及科研教师180余人参加培训。...
近日,华侨大学材料学院阙兰芳课题组在低温钠离子电池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Unveil the Origin of Voltage Oscillation for Sodium-Ion Batteries Operating at −40 °C”为题及全文形式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官方学术综合性刊物,创刊于1914年,是全球屈指可数的“百年名刊”之一,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钠离子电池(SIBs)被认为是极具应用前景的大规模、全天候、长周期储能技术。...